先说结论:可能不太会适应,不过还是尝试一下吧!
写在前面
写这篇文章之前其实酝酿了一段时间。手中的 iPhone SE3 已经陪伴我三年多了,从最初的顺滑流畅到如今渐显老态,每次动了换机的念头,都不免陷入思考。前天下单了 iPhone 17,趁着还没发货,想把这个决策过程记录下来,也许能给同样在犹豫的网友一些参考。
SE3 的现状:积重难返
先说说我这台 SE3 目前的状态吧,用“伤痕累累”来形容并不夸张:
1、存储空间告急
对我来说,128GB 早在 2024 年初就不够用了。微信就占了近 20G,照片 40 多G(懒得清理),iOS 系统也占了 20G,剩下不到 50G 装其它应用,存储空间早已爆满。
最烦人的是微信,经常提示空间不足 500M 无法使用。微信刷下视频号或者开几个小程序就提示了,得删除一些旧照片应急一下,平常没有清理,是该清理一下。

之前想更新系统都得先清理一遍,后来干脆放弃了大版本升级和应用更新,目前系统还停留在 iOS 16.7.2。不过这也算是因祸得福,避开了新版系统可能的负优化,电量充足时运行倒还算流畅。
其实当时选 128GB 是有点“预谋”的,预计两三年后就会不够用,到时候正好有理由换新机。要是当初选了 256GB,现在肯定舍不得换,只能继续将就。况且 256GB 是顶配,当时价格高达 4699 元,这算是一种“计划性淘汰”吧,虽然说起来有点哭笑不得。
2、屏幕摔坏了
最喜欢的屏幕竟然摔坏了,算是自作自受吧。一直坚持裸机使用,就是贪恋那种温润如玉的手感。结果某天晚上拿出来扫码,因路灯被大树挡住了,光线太暗,手一滑掉地上了,屏幕左下角就“开花”了。好在显示功能基本正常,但裂痕明显,边角有点硌手,贴膜可能会缓解。

因为一直裸机用,摄像头周围看起来有点掉漆,不过镜头倒没有划痕。
3、电池健康度低
电池健康度目前到 75%,这大概是目前最影响使用体验的一点。以前轻松用一天,现在随时得找充电口,出门必带备用机已成习惯。
4、后台应用频繁被杀
大概是内存管理的问题,切换应用时经常需要重新加载。微信聊到一半切出去查资料,回来就得重新载入。因为存储空间不够,很多 App 只能装到备用安卓机上,游戏也基本都在安卓机上玩,其实除了《部落冲突》之外,其他游戏很少碰,偶尔会装个《王者》试试。
SE3 的优点:难以割舍
不过说真的,iPhone SE3 也并非一无是处。有几个点让我特别留恋:
1、小屏便携
4.7 英寸的小屏幕,虽然现在看来确实偏小,但单手操作的便利性是大屏手机比不了的。一手拿东西,另一只手就能完成所有操作。当然,如果换做是全面屏,6.3 英寸倒也能接受。手机屏幕尺寸全解析,选小屏还是大屏?
2、裸机手感绝佳
iPhone 的设计工艺确实没得说,玻璃与金属的搭配温润舒服。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戴壳的原因,戴上壳就像给精致的手表套了个塑料套。
3、屏幕护眼
作为一个每天盯屏幕超过十小时的人,LCD 几乎没有频闪问题,确实比 OLED 更舒服。晚上关灯看手机,眼睛的疲劳感明显更轻。
4、指纹解锁实在
Touch ID 指纹解锁,手指一放就解锁,体验非常顺畅。而 iPhone 17 要改用 Face ID,想到以前戴口罩、躺床上侧脸,还有手机支付时,可能都得输密码,就觉得有点麻烦。新 iPhone 除了明年可能出的折叠屏之外,近几年应该都不会有指纹解锁了,连屏下指纹都没做。
5、白天拍照够用
白天光线好的时候,SE3 的成像质量完全够用。但到了晚上就比较吃力了,噪点多、细节差,没有夜景模式,基本没法拍。平常本来也很少拍照,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它拍不了。
当年买 SE3 的折腾经历
说起来,这台 SE3 来得也挺折腾。当时为了挑到一台满意的,两个月买了7台iPhone SE3,苹果手机品控是不是越来越差了?都因做工瑕疵退了货。最早在京东买的屏幕振动(其实是通病),退了,更多是边框缝隙问题。后来在官网原价 3899 购入,折腾了好几轮,才留下现在这台相对满意的。
回想起来,总觉得 256GB 版似乎略重一点,不过这只是主观手感,并没有实际称过。
修还是换:一笔经济账
面对 SE3 的现状,摆在面前的选项其实有几个:
方案一:全面维修。
换屏幕加换电池,算下来都得千把块了,而且存储空间还不够,扩容有风险,128GB 始终是硬伤。
方案二:卖掉现有的,买二手 SE3。
这是我最初的想法。256GB 九成新的大概 1500 元左右,确实性价比很高。但问题是——我这台一直裸机用,不仅屏幕摔了,外表也明显有划痕,卖不了几个钱。而且 SE3 本身是 2022 年的产品,A15 芯片虽然还能打,但再用两三年就真的落伍了。
更糟糕的是,市面上的二手 SE3 大多已升级了系统,有的甚至升到了 iOS 26。虽然目前还能降级到 iOS 18,但担心会卡,容易出现负优化,勉强能接受 iOS 17,要不是应用限制,不然 iOS 16 其实最好,而 iOS 17 的验证通道已经关闭了。
方案三:等 iPhone 17e 或 18e。
之所以考虑 17e,主要是喜欢单摄像头的简洁设计。如果 17e 有高刷屏,那确实值得等。但目前小道消息说它还是 60Hz,而且要到 2026 年春季才发布。至于 iPhone 18e,更是要等到 2027 年春季,实在太久。
方案四:直接上 iPhone 17。
官网价格 5999 元,支持 24 期免息,每月 250 元左右。这是最贵的选项,但也算是一步到位。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 iPhone 17
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下单了 iPhone 17。促使我决定的,主要是这几个因素:
1、官网下单有 14 天无理由退货
这算是个很重要的保障。万一用几天发现不适应,或觉得不值这个价,还能全额退款。这让我下单时心理负担小了很多。京东和天猫虽然也有类似政策,但已拆封或有瑕疵的不好退,官网退换货最宽松。
2、分期付款降低了心理负担
虽然官网得原价 5999 元,一次性付清确实肉疼,但分 24 期后每月 250 元左右,也就相当于别人的烟钱。而且只有官网提供 24 期免息,京东和天猫虽然也有分期,但不一定有免息,还得抢券。
3、维修和换二手都不划算
SE3 维修和换二手都不划算。修好了也还是 128GB、小屏幕、老芯片。换二手的话,我这台裸机又卖不了几个钱,而二手的手机系统版本是考虑的因素。不过还是会考虑买个二手的,256G 星光色,系统版本低一点,成色较新的。
4、想体验一下新产品
这次 iPhone 17 标准版牙膏挤爆,虽说是 OLED 屏幕,但有高刷可以平衡一下。再加上更大的屏幕、更强的性能、更好的相机、更大的存储空间,这些都是 SE3 给不了的。苹果后续新机不太可能上 LCD 屏幕,虽然没有做屏下指纹,但用上 OLED 屏幕,就回不去了,这也是大势所趋了。
5、安卓机当备用机
如果买 iPhone 17 的钱(6000)拿去买二手的 SE3(算 1500),剩下 4500 元,这价位能买到很高端的安卓旗舰,性能、快充、屏幕都能比肩 iPhone 17。
但我的想法是,主力机还是用 iPhone,备用机买个安卓千元机就够了,玩玩手游、装些不常用的应用。iOS 的生态、系统流畅度、隐私保护,以及一堆常用的 App,让我很难下决心把主力机换成安卓。
6、SE3 的社交尴尬
虽然自认内心足够强大,不想靠外在的东西来增加自信,但社交场合中很多人确实会先看外表。SE3 的 4.7 英寸小屏幕,加上类似 iPhone 6 的外观设计,有时会给人一种“小气”、“过时”的感觉。对于我这种看起来像懂手机的人,拿着有点过时的手机,似乎有点格格不入。
我知道这种想法有点肤浅,但人际交往的现实就是如此,不让自己看起来太“廉价”,也是有必要的。这不是虚荣,更像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关于颜色和配件的选择
iPhone 17 的主打色薰衣草紫确实好看,第一眼看到官网图片就有点心动。但问题是,紫色版的摄像头模组颜色较深,如果戴壳,壳和机身之间会有明显色差,整体不太协调。
考虑再三,还是选了白色。白色百搭,不管配什么颜色的壳都不违和。而且白色机身看起来更清爽简洁,更符合我的审美。黑色也很有质感,但会显得正面边框更粗。
至于配件,这次我决定给它戴个壳。虽然会牺牲一些裸机手感,但总比再摔坏强。如果戴了壳,屏幕已有一定保护,可能就不贴膜了,保留屏幕的原始触感和抗反射特性。
说到单摄像头,其实我更喜欢 SE3 那种简洁的设计。一个摄像头,轻一点、清爽一点,看起来也不那么张扬。但 iPhone 17 的双摄确实能带来更好的成像效果,这是不得不接受的妥协。
最后的等待
下单后看到预计发货日期是 11 月 4 日,还要再等两周多。
SE3 这两年多的陪伴,给了我很多美好回忆,也留下不少遗憾。但生活就是这样,没什么是永恒的。手机也好,其他电子产品也好,都有它们的生命周期。与其勉强将就,不如及时更新,给自己更好的使用体验。
新机到手后,这台 SE3 的去向还没想好。因为屏幕摔了,卖二手估计连 500 都卖不到,不过屏幕观看区域其实还挺通透。也许会挂闲鱼试试运气,也可能留着当“备用机的备用机”。但因为一直没升级系统,重置一下,又是一条好汉!
关于价格的冷静思考
说实话,iPhone 17 标准版近 6000 元,从硬件成本来看确实不值这个价。苹果的利润率高,新机溢价也大。但没办法,这就是苹果的品牌溢价和生态溢价。你买的不只是硬件,还有 iOS 系统、持续的软件更新、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那个让你难以脱身的生态圈。
如果只看硬件性价比,同样 6000 元确实能买到配置更高、屏幕更好、充电更快的国产安卓旗舰。但手机不是单纯的硬件堆砌,软硬件的整合、长期的使用体验、以及换机的沉没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为之前我的手机国补名额给家人用了,再让家里人抢国补不太方便,也不好抢,而且额度似乎也没了。如果 iPhone 17 能用个 4-5 年,平摊下来每年也就 1200-1500 元,每月一百多块。这样一想,似乎也没那么贵了。当然,这算是自我说服,但也确实是事实。
写给同样在犹豫的你
如果你的老 iPhone 还能正常用,电池健康度 80% 以上,存储空间也够,那真没必要急着换。iPhone 的保值性和耐用性是公认的,多用一两年完全没问题。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手机已经出现多个影响体验的问题,修起来又不划算,不如趁有 24 期免息,直接上新机。毕竟手机是每天都要用的工具,体验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官网 14 天无理由退货,给了我们试错的机会,大不了用几天不满意再退。
至于 iPhone 17 到底值不值 6000 块,当然不值,等我用上了再看会不会改变想法吧。到时候会详细聊聊从 SE3 升级后的真实感受,包括屏幕、续航、拍照、Face ID 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对比,预期有苦有甜。
P.S. 如果你也在用 SE3 或其他老款 iPhone,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使用状况和换机计划。



